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3:00 離開白石駐在所,續往東行。
13:07 進入一片竹林,約在12.1K處。
13:33 白石吊橋,約在13.5K左右,海拔約1350公尺。
白石吊橋橫跨薩克亞金溪,建立於1921年(大正十年),為運補車輛的順暢,橋寬達1.2米 ,日人離台後,原功能消失,於是在民國32年二度修建時,橋寬遂縮改至90公分 ,總長145公尺 。曾因使用日久且在深人無人管理,但近年慕名而來的人漸增,因而再次整修啟用。除卻當年的伐肅殺氣,映照著昔日風華!
吊橋與薩克亞金溪落差90公尺 ,從吊橋往下俯視,湍急的溪水,在巨大的溪石激起陣陣的水花,極具震撼力。
薩克亞金溪楓紅(From 白石吊橋)
薩克亞金溪楓紅(From 白石吊橋)
薩克亞金溪楓紅(From 白石吊橋)
過了吊橋因古道崩毀,必須下切岩壁下方,再上登接古道,有石階及木階梯,小心行走。
13:50 一處崩毀地,拉繩上切。自此以後原有古道多處崩毀,但已陸續修復中,走起來是比9K到10K間來得安全。
14:20 武神駐在所,里程14.6K,海拔1430公尺。
武神駐在所位在布奴加里山的西北支稜,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隔著薩克亞金溪兩相峙望,也互通著步道監視部落的動靜。本所原設於霞喀羅警備道路甫完工時的警力配置高峰期(西元1922年,大正11年),但在五年之後即裁撤煙沒於林野間。武神原址座落於步道上方,分有上下二層,除基地駁坎與坡道部份尚稱還好,已不見任何建物遺跡。
武神駐在所遺址
14:56 約在16.2K左右過一座已修復未裝設欄杆之橋樑(原為小吊橋)。
15:08 又是一片竹林,16.4K,通過竹林即是一大片楓香林,筆直茂密的楓香林,人行其間,頭頂黃葉樹傘、足踩金黃地毯,是此行最有感覺的一段路,要不是怕天晚路黑,真想躺在這兒睡上一覺。
15:20 馬鞍,里程17K,海拔1400公尺。
美麗的錯誤--馬鞍楓香林
此處為駐在所遺址,位處養老山西稜小鞍部間,建置於1922年(大正十一年) ,而於1959年廢棄,以最早開墾立戶的泰雅族人Mawan為名。現地仍留有大門石階,依稀可見的夯土牆垣等遺跡,撤棄後間生著緋寒櫻、長梗紫麻等植株與蔓藤。由於早年香菇栽培熱潮緣故,此處為一大面積的楓香造林地,但隨著時事更迭,佈滿山谷俱已成蔭的楓香成林,已不做香菇栽植用材,卻反而成為最佳的賞楓據點,不論是春初的嫩綠新芽、或是深秋寒涼的黃葉繽紛,晚冬的蕭索枯枝,都讓來往路過的旅者,不由得地停下腳步,留戀沉醉在一片徐然幽遠的境地中。
15:46 粟園駐在所遺址,18.2K左右,海拔1500公尺。
粟園一帶舊稱塔拉卡斯(Tarakkis),曾是泰雅族基納群所居住的塔拉卡斯社,Tarakkis指的就是其主食之一的小米,其間高大鬱閉的叢生竹林,恰是人類活躍於此的最佳證明。因為桂竹與泰雅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舉凡屋舍的建造、山區飲水的用管,到竹簍編織、口簧樂器-----,缺竹不可。日人亦曾於1919年(大正八年)在此設置頗具規模的塔拉卡斯警官駐在所,並延續使用至民國48年後才告撤離。現地竹林裡猶可見到寬綽的原址基地與部分夯土圍牆。
16:40 抵達養老步道口,里程22K,海拔1250公尺。
全員到齊後搭車前往鎮西堡今晚住宿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