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09/03/05

輕鬆登頂屏東三地門鄉戶亞山順遊德文、大社部落(2009.03.04)

319.5K(德文北)北望群山

戶亞山:海拔871公尺,三等三角點,編號7125號。

車程:

國道3(二高)下長治交流道接台24線東行往三地門,經三德檢查哨(辦入山)後沿台24線續行到台2427.4K左轉屏31線往德文、大社(此處里程為屏3112.879K),屏317.8K處遇左岔小路往瞭望山﹝即德文山﹞。沿屏31線續行經德文村,約在屏311.3K處遇右岔上坡土路(左側電線桿編號「大社分106」,漆有三角點記號)右上(高底盤車),在此里程歸零。

 

1.6K左側有工寮。

2.4K右側白鐵水塔。

2.7K左側廢棄林道岔路停車(右側電線桿編號「大社高分#108 R9」,漆有三角點記號)

步程:

沿左側廢棄林道走8分鐘,左側工寮。

沿廢棄產道上行

產道盡頭工寮(攻頂點)

 

右陡上3分鐘登頂。山頂東望大母母山,北邊的大津、京大、石南、里阿岩等山則從樹縫中隱約可見,向南遠眺則可見德文、田良井、井步等山。

戶亞山山頂

戶亞山三等三角點(# 7125 Elev. 871 m)

戶亞山三角點 

 

戶亞山山頂東望大母母山

戶亞山南眺群山

 

下山後順遊大社部落及德文部落的德萊公園

大社村(達瓦蘭部落)

大社部落入口

「達瓦蘭部落遷村歷史」石碑

達瓦蘭部落遷村歷史

達瓦蘭(Davalan)部落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拉瓦爾(Ravar)群的發祥地,部落位於南部中央山脈西側大母母山(Taivuvu)一帶,海拔高約850公尺。在日據時期,達瓦蘭(Davalan)部落曾是一個將近有四百戶家屋,人口數超過一千五百人以上的大部落。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改隸行政區域為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,目前還有156戶家屋,365人設籍於此,傳統部落生計以山田燒墾為主,狩獵採集為輔,部落一切所需皆自給自足。達瓦蘭的部落居民,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,累積了許多豐富的精神與物質文明,發展出獨特的排灣文化。在部落生活中,人與人共勞共享,人與自然和諧共存。

本文由撒古流‧巴瓦瓦隆 提供(文中資料係多年前數據)

圖騰

石板屋

 

石牆

「大力馬老頭目家屋歷史」石碑

大力馬老頭目家屋歷史

在很久以前,有對兄弟出外狩獵,無意間發現會發光的陶壺,兄弟倆想說帶回去給族人們看,弟弟(原名“撒貝利”)就過去拿,可是怎樣都無法抓在手上,說也奇怪,哥哥(原名“撒代利”)去拿的時候就很容易的捧在手上,然後帶回去。

回到族裡,族人們看了也沒有覺得很奇怪,只是一個小小的陶壺而已,就放在哥家裡的“阿拉gun(指置物架)上。

這兩兄弟屬“達給發力”的家族的人,時間過了一段日子,這個小小的陶壺漸漸變大,撒代利的家人也發覺不尋常而開始注意這個情形,一直到第九個月的某天早上,撒代利的姐妹在屋外互相整理頭髮,忽然之間,屋內發生碰的一聲,兩姐妹聽到就往屋內查看,原來是陶壺掉在地上破裂了,就在此時也發現地上有個嬰兒,同時從天窗口射進了一道光線進來,並發出講話的聲音。祂說:嬰兒如果是女的,就取名叫“瑪了FeFe”或“娥冷” ,如果是男生就取名叫“古義”或“老初”,說完聲音就不見了。而這個時候嬰兒哇哇的叫,這對姐妹連忙抱起來,嬰兒不斷的哭,母性的直覺他一定是餓了,就餵奶給嬰兒。但是嬰兒就是不吃她的奶,她想說這樣不行,就想到另一家“馬妮giy家族”的一位女生來餵奶,嬰兒就不哭了。嬰兒大便了,這位代理餵奶的女生想清洗就是清洗不掉,很奇怪,又請了一家“都喔利給的家族”的人來幫忙清洗就洗的非常好。洗好了要穿衣服,嬰兒就是不穿“都喔利給的家族”的人拿的衣服,後來一定要漂亮的,所以“都喔利給的家族”的人拿龍袍給嬰兒穿才算大功告成。

從此,這嬰兒的誕生結合了三個不同的家族的人來扶養與照顧,更促成三個不同的聚落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,也就是舊部落(達瓦蘭)到現在的大社村戶,這個部落本來就沒有頭目這個頭銜,就因為這個陶壺而誕生的這位女嬰,才開始有第一位拉瓦爾系達瓦蘭的頭目“瑪了FeFe ,也就是現在的大力馬老頭目家族的由來,而再延伸至青山“德瑪拉拉得”王貴的家,及口社村的“塔給拉但”田家,還有安坡的“法拉嘎絲”劉家。而大社“大力馬老”的家是由第十四代來承授薪火相傳的傳承工作。

提供資料(口述):賴告瑙(答告瑙)

文字記載:賴美香(日不落)

大社村大力馬老老頭目發源地

大社村大力馬老老頭目發源地

大社村大力馬老老頭目發源地

 

 

上面這棟排灣族祖宅是頭目盧弘志耗費5年心血重建,卻在我造訪後五個月的八八水災全毀,當時我旅居美國,看到聯合報如是報導:

“蓋了5年大社村頭目祖宅去了了【聯合報記者鄭國樑/高雄報導】2009.08.15 04:10 am 

今天是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排灣族豐年祭,頭目盧弘志用退休金,5年前重建祖宅傳統石板屋,原計畫今天風光慶祝完工,結果八八水災沖毀房屋,心血付諸流水,原本部落的大喜日子,遭遇前所未有的災難,還要面對是否遷村難熬的抉擇。

「父親個性堅強、不服輸,一定會重新再來」,盧弘志的兒子盧宏文在高雄市楠梓警分局任偵查佐,不忍父親努力光耀祖先的心願受挫,想回家安慰老人家,但大社村對外道路中斷,父親目前住在青山村,只能靠電話連絡,父親話不多,但幾句「都沒了」、「房子被土石流蓋住了」,他知道身為頭目的父親心情沈重。

盧弘志也是警察,退休後回屏東大社村定居,祖宅在部落山腳下,家族在此居住百年,房子已見老態,一直希望重建老家,光耀祖先。

5年前盧弘志拿出退休金重建祖宅,因建材和房子形制全部遵循排灣族石板屋傳統建築,要花不少時間,於是和魯凱族的妻子搬往隔壁青山村暫住。

盧宏文說,石板屋使用頁岩,純手工取材,還要搭配木工、雕刻,只有老一輩排灣族師傅才能蓋出令父親滿意的祖宅,工程費時,他放假常回山上探視父母,看著祖宅在一片一片石板和木材架構中立起,好不容易5年後完工,父親相當滿意,每次和人談起新建的排灣族傳統祖宅,眼中總是閃耀著為晚輩立典範的驕傲。

815是大社排灣族豐年祭,頭目原本決定今天邀請族人慶祝祖宅完工,原以為5年期待總算風光來到,沒想到8日凌晨,大雨夾帶土石流,橫掃大新村部落,村民半夜奪門而出往高處逃命,全新祖宅也被洪流沖毀。

風雨過後沒路回大新村,盧弘志從族人口中知道家園重創,祖宅難倖免。對親友的安慰,頭目和過去一樣話不多,盧宏文從父親的口氣,可以感受儘管造化弄人,但老人家沒那麼輕易被打敗,絕不低頭,一定會重新來過。”

原住民與天爭地

 

德文村德萊公園

德萊公園位於屏317.9K德文社區入口,園內有珍貴百年雀榕,共有母子兩株,子株高30公尺,樹幹需四人合抱,是少見的大榕樹,盛傳是早年原住民出草獵取人頭懸掛處,所以又有「吊人樹」之稱。該公園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推動下,現有建築有洗手間、露天祭場、停車場。園區種植山櫻花、梅花、百合花、規劃紅藜栽植區並於周邊公共造產地復育咖啡等。設置觀望台,配合極富原住民色彩的駁坎、石雕像,使此處成為登山者與觀光客之休憩據點。從德萊公園內的瞭望台上可鳥瞰高屏平原及仰望山嵐飄緲的景色。 

德文村入口意象

德文村入口意象

德文村入口意象

德文部落拓建者紀念雕像

德文眺望東南群山

德萊公園眺望東北群山

德萊公園(遠方為井步山)

德萊公園吊人樹(雀榕)

德萊公園望德文山

農特產展示中心

農特產展示中心

剪彩之後

剪彩之後

曾經有過

德萊公園石板屋

 

灶屋

這間販賣部別緻吧!

鞦韆

金絲桃(德萊公園)

 

工作房建在地面上,主要做為工作場所,並放置各種工具及物品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